高速凸轮机构动力学分析及模态截断(152002)
金国光, 魏展, 秦凯旋, 张阳演
2015, 51 (13): 227-234
当前中国机构学面临的机遇(93705)
刘辛军, 谢福贵, 汪劲松
2015, 51 (13): 2-12
钢轨中导波传播模式的半解析有限元分析与实验测量(92103)
卢超, 杨雪娟, 戴翔, 常俊杰
2015, 51 (6): 79-86
医疗机器人技术发展综述(85555)
倪自强, 王田苗, 刘达
2015, 51 (13): 45-52
基于外穿式交流电磁场检测的钻杆轴向裂纹在役检测技术研究(50568)
李伟, 袁新安, 陈国明, 葛玖浩, 姜永胜, 贾廷亮
2015, 51 (12): 8-15
柔性机构及其应用研究进展(18880)
于靖军, 郝广波, 陈贵敏, 毕树生
2015, 51 (13): 53-68
u-SVD降噪算法及其在齿轮故障诊断中的应用(18680)
曾鸣, 杨宇, 郑近德, 程军圣
2015, 51 (3): 95-103
基于Rife-Vincent窗衰减信号插值离散傅里叶变换(18244)
刁瑞朋, 孟庆丰, 范虹
2015, 51 (4): 1-7
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评价方法(16933)
洪煌杰, 王红岩, 李建阳, 芮强, 张芳
2015, 51 (4): 148-154
等几何分析研究概述(16136)
吴紫俊, 黄正东, 左兵权, 刘清华, 殷小亮
2015, 51 (5): 114-129
硅片传输机器人手臂结构优化设计方法(15640)
刘延杰,吴明月,王刚,蔡鹤皋
2015, 51 (1): 1-9
基于PVDF的三维纳米谐振触发测头及定位系统(14498)
李志渤, 黄强先, 史科迪, 韩彬, 余惠娟
2015, 51 (2): 1-6
浅水域探测型无人水下航行器波浪能发电系统设计(10220)
丁文俊, 宋保维, 毛昭勇, 赵晓哲
2015, 51 (2): 141-147
计及间隙和摩擦非线性的汽车传动系统瞬态振动冲击研究(9446)
杨亮, 夏元烽, 庞剑, 褚志刚
2021, 57 (10): 50-64
典型钛合金切削层相变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4323)
何耿煌, 吴明阳, 李凌祥, 邹伶俐, 程程
2018, 54 (17): 133-141
面向航空发动机的镍基合金磨削技术研究进展(3651)
丁文锋, 苗情, 李本凯, 徐九华
2019, 55 (1): 189-215
基于机器学习的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综述(3494)
裴洪, 胡昌华, 司小胜, 张建勋, 庞哲楠, 张鹏
2019, 55 (8): 1-13
无人驾驶车辆的运动控制发展现状综述(3392)
熊璐, 杨兴, 卓桂荣, 冷搏, 章仁夑
2020, 56 (10): 127-143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机械装备大数据健康监测方法(3289)
雷亚国, 贾峰, 周昕, 林京
2015, 51 (21): 49-56
果蔬采摘欠驱动机械手爪设计及其力控制(3034)
金波;林龙贤
2014, 50 (19): 1-8
机器信息学:机械产品智能化的学科支撑(2831)
林京
2021, 57 (2): 11-20
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综述——基于新能源汽车运行大数据(2815)
佘承其, 张照生, 刘鹏, 孙逢春
2019, 55 (20): 3-16
一种刮削加工切削齿刃形计算与加工运动仿真方法(2767)
贾康, 郑帅, 郭俊康, 洪军
2019, 55 (1): 216-224
大数据下机械智能故障诊断的机遇与挑战(2752)
雷亚国, 贾峰, 孔德同, 林京, 邢赛博
2018, 54 (5): 94-104
超声振动对单颗金刚石工具划擦RB-SiC材料去除行为的影响(2681)
郑非非, 董志刚, 张嘉桐, 刘津廷, 康仁科
2019, 55 (1): 225-232
人工肌肉驱动器研究进展综述(2664)
邢志广, 林俊, 赵建文
2021, 57 (9): 1-11
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机器人研究综述(2635)
姚玉峰, 杨云龙, 郭军龙, 裴硕, 孙立宁
2021, 57 (5): 1-18
仿生机器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540)
王国彪, 陈殿生, 陈科位, 张自强
2015, 51 (13): 27-44
机器人加工几何误差建模研究:I空间运动链与误差传递(2524)
李文龙, 谢核, 尹周平, 丁汉
2021, 57 (7): 154-168
复杂曲面零件超精密加工方法的研究进展(2460)
李敏, 袁巨龙, 吴喆, 吕冰海, 孙磊, 赵萍
2015, 51 (5): 178-191
知识图谱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综述(2415)
张栋豪, 刘振宇, 郏维强, 刘惠, 谭建荣
2021, 57 (5): 90-113
微纳振动能量收集器研究现状与展望(2406)
亓有超, 赵俊青, 张弛
2020, 56 (13): 1-15
纵扭超声换能器设计及其性能测试研究(2405)
袁松梅, 唐志祥, 吴奇, 宋衡
2019, 55 (1): 139-148
软体机械手研究综述(2281)
张进华, 王韬, 洪军, 王煜
2017, 53 (13): 19-28
软体机器人:结构、驱动、传感与控制(2276)
王田苗, 郝雨飞, 杨兴帮, 文力
2017, 53 (13): 1-13
基于TRIZ及功能类比的产品概念设计创新*(2206)
刘晓敏, 黄水平, 王建辉, 林贵杰
2016, 52 (23): 34-42
2自由度绳索牵引并联机器人的高速点到点轨迹规划方法(2132)
张文佳, 尚伟伟
2016, 52 (3): 1-8
空间可展开天线机构研究与展望(2071)
刘荣强, 史创, 郭宏伟, 李冰岩, 田大可, 邓宗全
2020, 56 (5): 1-12
软体机械臂仿生机理、驱动及建模控制研究发展综述(2068)
闫继宏, 石培沛, 张新彬, 赵杰
2018, 54 (15): 1-14
单自由度八面体概率滚动机器人(2044)
关永瀚, 姚燕安, 刘超
2020, 56 (7): 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