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志英, 黄子豪, 方荣政, 王秦伟, 莫继良, 秦红玲. 金属橡胶无序式网格互穿结构的热力学性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8): 165-175. |
[2] |
王腾飞, 孙文静, 周劲松, 宫岛, 王秋实, 张展飞. 基于疲劳损伤谱的转向架设备振动载荷谱编制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6): 287-295. |
[3] |
朱海燕, 黎洁, 肖乾, 陈道云. 轮轨激励对高速列车轴装制动盘热-机耦合疲劳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4): 409-419. |
[4] |
付玲, 佘玲娟, 颜镀镭, 张鹏, 龙湘云. 基于内嵌物理信息与注意力机制BiLSTM神经网络的臂架系统疲劳损伤预测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205-215. |
[5] |
舒康, 丁昊昊, 林强, 王文健, 郭俊, 刘启跃. 中等强度沙尘暴环境下钢轨硬度对轮轨滚动磨损与损伤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9): 186-197. |
[6] |
陶桂东, 王文静, 冯永华, 李广全. 基于线路实测载荷的转向架构架台架试验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4): 213-221. |
[7] |
周迅, 张振涛, 高云, 尉朋, 潘骏, 陈文华. 铝合金冲压件疲劳损伤规律的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0): 117-123. |
[8] |
谢树强, 王斌杰, 王文静, 张浩楠, 李强, 姜朝勇. 基于动应力的地铁构架疲劳损伤与疲劳寿命计算[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4): 183-190. |
[9] |
孙树磊, 雷丽妃, 黄海波, 张少波, 田国英, 邓鹏毅. 基于用户作业工况的履带式挖掘机加速疲劳强化路面构建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6): 319-328. |
[10] |
尹敏轩, 朱涛, 杨冰, 徐京涛, 王超, 肖守讷. 基于可靠性的重载货车钩舌疲劳断裂寿命[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4): 210-218. |
[11] |
任志英, 方荣政, 陈小超, 沈亮量, 白鸿柏, 林有希. 基于虚拟制备的金属橡胶各向异性本构特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24): 211-222. |
[12] |
杨广雪, 李广全, 周君锋, 冯永华. 高速动车组牵引拉杆载荷特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8): 200-206. |
[13] |
焦敬品, 常予, 李光海, 吴斌, 何存富. 铁磁性材料早期疲劳损伤磁混频检测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4): 25-34. |
[14] |
张亚禹, 孙守光, 杨广雪, 李广全. 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载荷特征及疲劳损伤评估[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0): 163-171. |
[15] |
谭援强, 蒋理宽, 姜胜强, 杨世平, 刘思思, 胡检发. 渐开线花键副微动摩擦接触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7): 123-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