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伟飞, 廖家乐, 郭云飞, 鄢继铨, 李光, 岳海峰, 谭建荣.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时变可靠性分析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141-153. |
[2] |
宋博学, 王子生, 陈克强, 姜兴宇, 于天彪, 刘伟军, 杨国哲. DED熔池熔凝行为与枝晶形貌对拉伸强度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7): 411-424. |
[3] |
魏永峭, 张晋, 王少江, 漆小虎, 郭瑞, 杨海江. 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传动界面磨损规律及敏感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5): 81-94. |
[4] |
师陆冰, 张志宏, 闫晓青, 汤伟毕, 裴帮, 刘忠明. 三峡升船机齿轮齿条运行载荷与疲劳寿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5): 119-129. |
[5] |
丁贤旺, 杨冰, 戎有鑫, 肖守讷, 阳光武, 朱涛. 基于W-M分形函数的轮轨滑动接触热响应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1): 356-366. |
[6] |
王栓程, 杨冰, 廖贞, 肖守讷, 康国政, 阳光武, 朱涛. 金属材料疲劳短裂纹萌生与扩展研究综述[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6): 32-53. |
[7] |
于培师, 赵宇翔, 吴连生, 卞家坤, 赵军华, 郭万林. TC4ELI钛合金疲劳裂纹路径偏折与寿命提升机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6): 72-81. |
[8] |
何金超, 朱顺鹏, 牛晓鹏, 廖鼎, 王清远. 缺口-尺寸效应下疲劳寿命预测:考虑应力梯度的临界距离理论[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6): 90-106. |
[9] |
谢里阳, 吴宁祥, 赵丙峰. 两阶段疲劳损伤等效方法与概率疲劳失效判据[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6): 107-116. |
[10] |
黄土地, 彭兆春, 柏松, 黄洪钟, 蔡吴斌. 概率双线性累积损伤模型与机械结构时变可靠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6): 117-127. |
[11] |
范凌松, 王世军, 吴敬伟, 李鹏阳. 考虑微凸体水平距离分布及相互作用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建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1): 201-214. |
[12] |
喻永权, 林超, 胡亚楠. 不同重合度非圆齿轮设计及弯曲应力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9): 206-220. |
[13] |
王康康, 王小威, 温建锋, 张显程, 巩建鸣, 涂善东. 蠕变断裂:从物理失效机制到结构寿命预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6): 132-152. |
[14] |
赵丙峰, 廖鼎, 朱顺鹏, 谢里阳. 机械结构概率疲劳寿命预测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6): 173-184,197. |
[15] |
李兵兵, 郑一铭, 余伟炜, 陈旭. 核电管材奥氏体不锈钢热机械疲劳行为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6): 18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