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影春, 刘康, 李超, 韩旭. 基于大规模并行计算的三维薄壁填充结构特征频率拓扑优化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1): 32-40. |
[2] |
李立建, 姚建涛, 郭飞, 王迎佳, 王丽君. 混合型柔性铰链构型设计与柔度建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1): 78-91. |
[3] |
胡松涛, 石文泽, 卢超, 陈果, 沈功田. 高速铁路道岔尖轨轨底伤损SH导波原位检测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8): 2-14. |
[4] |
汪从哲, 杨德伟, 张毅, 张亚南. 基于广义动平台概念的并联机构设计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 86-99. |
[5] |
施祎, 杨晓光, 杨迪迪, 苗国磊, 石多奇. 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Z125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3): 45-52. |
[6] |
吴英思, 刘飞, 吴斌, 何存富, 杜文亮. 基于水平剪切波声弹特性的矩形管轴向应力检测方法与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0): 27-33. |
[7] |
汪从哲, 张毅. 基于动平台铰接的概念设计一类含有螺旋副的并联机构[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5): 84-93. |
[8] |
廖永宜, 廖伯瑜. 基于模态柔度和能量分布的机床动态优化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3): 192-198. |
[9] |
贺屹, 蔡力勋, 陈辉. 基于能量等效原理的K因子、柔度统一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4): 98-106. |
[10] |
陈方鑫, 高福天, 杜志江, 孙立宁, 董为. 基于混合铰链的三维桥式放大机构的建模、分析与试验[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3): 110-116. |
[11] |
刘东东, 程卫东, 万广通. 基于故障特征趋势线模板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9): 83-91. |
[12] |
李立建, 马爱霞, 姚建涛, 徐音, 赵永生. 柔性并联六维力传感器力映射解析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7): 30-38. |
[13] |
包陈, 蔡力勋, 石凯凯, 但晨, 姚瑶. 金属材料准静态断裂性能标准测试技术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8): 76-89. |
[14] |
黄奕宏, 丁康, 何国林. 行星传动系统振动信号数学模型及特征频率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7): 46-53. |
[15] |
李祺, 刘海涛, 黄田. 考虑静柔度约束的A3并联动力头轻量化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17): 105-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