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为, 唐小林, 姜孔明, 付洋, 韩磊. 电动制动助力系统摩擦补偿模型及其控制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2): 252-261. |
[2] |
刘琪, 卢红, 张新宝, 代家舜. 基于机电-刚柔混合的H型双驱进给系统状态相关动态特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3): 98-109. |
[3] |
卢浩, 郭士杰, 杨志强, 陈力, 邓飞, 王洪波. 2R耦合驱动关节动力学建模与参数辨识[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3): 51-64. |
[4] |
管寅昕, 杨吉祥, 丁汉. 考虑控制电信号中间量的机床运动控制误差数据驱动建模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3): 178-187. |
[5] |
谢经伦, 周长光, 聂从辉, 冯虎田, 周华西. 双螺母滚珠丝杠副进给系统轴向固有频率衰退预测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1): 120-132. |
[6] |
段书用, 李昌洛, 韩旭, 刘桂荣. 机械臂动力学分析及关节非线性摩擦模型建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9): 18-28. |
[7] |
熊璐, 韩伟, 余卓平, 李昊诚. 考虑关键非线性特征的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主缸液压力精确控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24): 117-126. |
[8] |
杜付鑫, 冯显英, 李沛刚, 岳明君, 王兆国. 一种新型双轴差速式微量进给系统的建模与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9): 195-204. |
[9] |
俞滨, 巴凯先, 王东坤, 刘雅梁, 李文锋, 孔祥东. 液压驱动单元位置控制系统前馈补偿控制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0): 159-169. |
[10] |
王国林, 张娉, 周海超, 杨建, 郑州, 任晓静. 胎面变形与刚度对轮胎抓地性能的影响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0): 108-115. |
[11] |
王磊, 刘海涛, 梁滔, 马晓波, 赵万华. 低频伺服力激励下进给系统建模与动态响应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3): 80-86. |
[12] |
赵彦玲, 夏成涛, 王弘博, 刘献礼, 崔思海, 王鹏, 李积才. 钢球展开过程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20): 185-192. |
[13] |
朱坚民, 张统超, 李孝茹. 基于结合部刚度特性的滚珠丝杠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17): 72-82. |
[14] |
王庚祥,刘宏昭. 考虑球面副间隙的4-SPS/CU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1): 43-51. |
[15] |
刘辉;黄莹;赵万华;卢秉恒. 多因素耦合条件下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负载惯量比的综合分析与设计[J]. , 2014, 50(9): 108-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