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德权, 李星奥, 张宁, 宁国松, 韩旭. 工业机器人全域误差场精细化建模方法及其误差补偿策略[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316-329. |
[2] |
林忠钦, 马运五, 夏裕俊, 李永丰, 李淑慧, 李永兵. 载运工具高性能薄壁承载结构成形及连接工艺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0): 1-17. |
[3] |
谢永, 王晓南, 周相, 刘珍光, 姚俊, 杜宝瑞, 鲍成人. 镀锌高强钢电阻点焊焊接接头液态金属脆化裂纹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 39-50. |
[4] |
刘茜, 程靖, 梁建勋. 混合碰撞建模方法及其试验验证[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 116-123. |
[5] |
陈道云, 肖乾, 孙守光, 牟明慧. 强耦合结构动载荷识别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4): 174-181. |
[6] |
邵益平, 谭健, 鲁建厦. 基于时空全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零件表面形貌预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20): 292-304. |
[7] |
崔俊佳, 董东营, 王琼, 李光耀. DP780双相钢电阻点焊接头动态载荷下失效行为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2): 70-79. |
[8] |
梅烨, 梁晨, 周海超, 王国林. 基于胎面接地变形特性的轮胎噪声和抓地性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8): 214-221. |
[9] |
李永兵, 马运五, 楼铭, 张国涛, 张庆鑫, 祁麟, 邓琳. 轻量化薄壁结构点连接技术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6): 125-146. |
[10] |
毛镇东, 阚盈, 姜云禄, 韩晓辉, 陈怀宁. 异种铝合金电阻点焊接头全场残余应力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6): 84-90. |
[11] |
宾仕博, 熊耀志, 高停, 文智胜. 液压管件载荷标定试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6): 128-132. |
[12] |
刘金林, 曾凡明, 杨立, 吴杰长, 李文剑, 王泰翔. 舰船轴系设计质量控制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0): 211-217. |
[13] |
岑耀东, 陈芙蓉. TRIP980高强钢/SPCC低碳钢的异种钢电阻 点焊工艺优化及接头性能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8): 91-98. |
[14] |
刘琰,耿庆申,王宁宁,刘巍,尹彦涛. 基于因子分析的输电线路造价的影响因素研究[J]. 电气工程学报, 2016, 11(8): 42-49. |
[15] |
孙大千, 张月莹, 苏雷, 李洪梅, 谷晓燕. 电极形状对铝-钢点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24): 36-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