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党, 赵永宣, 王振军, 张映锋. 数据-知识混合驱动的离散制造系统智能控制体系构架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6): 1-10,20. |
[2] |
王文波, 张映锋, 顾寄南, 张耿, 完严. 数据驱动的离散制造系统性能退化机理建模与预测控制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6): 400-411. |
[3] |
孙之琳, 王凯峰, 顾佩华. 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2-20. |
[4] |
汪俊亮, 高鹏捷, 张洁, 王力翚. 制造大数据分析综述:内涵、方法、应用和趋势[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2): 1-16. |
[5] |
熊鼎宇, 屈飘, 朱中琪, 龚志远, 刘长勇, 王沛, 劳长石, 苑景坤, 曹继伟, 陈张伟. 陶瓷挤出和喷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7): 253-262. |
[6] |
王永青, 邓建辉, 李特, 刘阔, 刘海波, 马书根. 软体机器人3D打印制造技术研究综述[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5): 186-198. |
[7] |
张倩, 单忠德, 吴乐, 王绍宗, 田媛. 船舶分段多工位协同制造系统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9): 191-198. |
[8] |
孔繁森. 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框架与动力学机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20): 223-236. |
[9] |
高贵兵, 岳文辉, 王峰. 考虑性能参数变化的混流制造系统脆弱性评估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8): 215-224. |
[10] |
黎明, 师宏耕, 赖一楠, 黄迅, 李宏伟, 赵春章, 叶鑫. 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管理工作综述[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9): 1-8. |
[11] |
刘飞, 刘培基, 李聪波, 庹军波, 蔡维. 制造系统能量效率研究的现状及难点问题*[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5): 1-11. |
[12] |
张恒, 李爱平, 刘雪梅, 徐立云. 一类考虑返修和产品多态性的多级串联制造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8): 191-201. |
[13] |
闫子彬, 杨睿, 孙士勇, 钱卫, 郭东明. 高性能风洞颤振模型的性能精确制造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9): 72-78. |
[14] |
王国新, 黄思翰, 阎艳, 杜景军. 考虑机床闲置和工件绕路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工件族构建相似性算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21): 146-154. |
[15] |
张青雷, 郝文玲, 段建国, 付玉敏. 考虑系统重用和加工任务重现的制造系统布局重组规划[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3): 170-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