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逸凡, 陈是扦, 王开云, 肖绯雄, 马呈祥. 基于模态共振原理的重载机车一系钢弹簧结构优化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2): 247-256. |
[2] |
张行, 富宽, 陈铭浩, 李睿, 石新娜. 压差式多节串联管道机器人越障时动力学演化规律及减振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8): 348-359. |
[3] |
刘仁哲, 王红兵, 陈是扦, 王开云. 变速工况下重载机车车轮多边形识别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24): 244-253. |
[4] |
朱继宏, 张亦飞, 侯杰, 李祥吉, 张卫红. 考虑动力学响应的天线座拓扑-自由尺寸协同优化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1): 20-31. |
[5] |
郭欣茹, 杨云帆, 凌亮, 陈哲, 王开云, 翟婉明. 防滑控制策略对机车车轮的损伤影响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2): 369-379. |
[6] |
陈清华, 杨云帆, 凌亮, 张涛, 王开云. 复杂轮轨摩擦条件下的重载机车防滑控制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0): 179-186. |
[7] |
闫阳天, 李春, 杨阳, 缪维跑, 李志昊. 基于VMD方法的海上风力机结构TMD抗震[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4): 155-164. |
[8] |
刘永锋, 陶功权, 刘子通, 赵鑫, 温泽峰. 轴式对大功率电力机车车轮第3类滚动接触疲劳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2): 159-167. |
[9] |
张行, 崔灿, 廖宁生, 张仕民. 考虑流固耦合的管道机器人冲击环焊缝过程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23): 129-140. |
[10] |
梁喜仁, 陶功权, 陆文教, 关庆华, 温泽峰. 地铁钢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2): 147-155. |
[11] |
王玉光, 卢纯, 赵鑫, 温泽峰, JIN Xuesong. 高速动车组车轮滚动接触疲劳观测与模拟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4): 150-157. |
[12] |
胡林, 程启寅, 黄晶, 陈强. 自行车座椅高度对事故中骑车人动力学响应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1): 81-89. |
[13] |
王志伟, 戚德彬. 两层计算机堆码包装动力学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3): 90-99. |
[14] |
李雨桐;王玉新. 力作用下并联机构奇异点动态稳定性[J]. , 2013, 49(3): 31-35. |
[15] |
陶功权 王衡禹;赵鑫;杜星;温泽峰;郭俊;朱旻昊. 基于轮轨关系的车轮踏面损伤机理研究[J]. , 2013, 49(18): 2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