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鑫, 池茂儒, 罗贇, 代亮成. 二系垂向多功能减振器对铁道车辆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8): 258-265. |
[2] |
任君临, 李强, 任尊松, 杨广雪. 高速动车组减振器载荷特征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 169-176. |
[3] |
陶桂东, 王文静, 冯永华, 李广全. 基于线路实测载荷的转向架构架台架试验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4): 213-221. |
[4] |
邹广平, 柳天增, 吴松阳, 张冰, 唱忠良, 王宣. 基于幂级数与椭圆方程的金属丝网橡胶组合减振器动态迟滞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0): 106-116. |
[5] |
张亚禹, 孙守光, 杨广雪, 李广全. 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载荷特征及疲劳损伤评估[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0): 163-171. |
[6] |
吴虎威, 吴光强, 陈祥, 王军伟, 郭继伟, 苑仁飞, 孙硕. 新型三级刚度扭转减振器设计开发及性能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4): 75-83. |
[7] |
张利鹏, 谷定杰, 祁炳楠, 董闯闯. 电动汽车双模耦合驱动系统变模冲击抑制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8): 165-176. |
[8] |
于曰伟, 周长城, 赵雷雷. 高速客车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匹配的解析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 159-168. |
[9] |
周素霞, 孙晨龙, 王成国, 罗金良, 宫涛. 高速列车减振器新型活塞结构研发及仿真试验[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2): 86-92. |
[10] |
秦震, 周素霞, 孙晨龙, 陈金祥, 龙文波, 张晓军, 王成国, 罗金良. 减振器特性参数对高速动车组临界速度的影响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6): 138-144. |
[11] |
刘雪莱, 上官文斌, 侯秋丰, 王善南, AHMED Waizuddin. 基于解决变速箱怠速敲齿的摩擦离合器传动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4): 85-96. |
[12] |
段福斌, 潘骏, 陈文华, 徐瀚辉, 杨礼康. 双筒式液压减振器阻尼力退化建模与可靠性评估[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24): 201-210. |
[13] |
孙晨龙, 周素霞, 秦震, 孙锐, 赵兴晗. 车间纵向减振器特性参数对高速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24): 170-176. |
[14] |
董小闵, 彭少俊, 于建强. 自供电式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特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20): 83-91. |
[15] |
刘卫丰, 刘维宁, 吴宗臻, 张厚贵. 北京地铁剪切型减振器扣件钢轨波磨治理的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21): 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