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雷震, 姜宏, 章翔峰, 李军, 孔艺一, 白宇. 行星齿轮系统齿裂纹演化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9): 101-115. |
[2] |
陈再刚, 唐亮, 杨吉忠, 陈志辉, 翟婉明. 考虑齿轮齿条动态激励的山地齿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8): 163-173. |
[3] |
吕宏展, 王羽达, 王君政. 含安装误差的鼓形齿轮承载接触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1): 126-133. |
[4] |
莫帅, 周长鹏, 王檑, 胡庆森, 高瀚君, 岑国建. 机器人关节裂纹传动系统机电耦合动态特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9): 57-67. |
[5] |
喻永权, 林超, 胡亚楠. 不同重合度非圆齿轮设计及弯曲应力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9): 206-220. |
[6] |
蒋进科, 刘钊, 刘红梅. Ease-off修形准双曲面齿轮齿面动态抗磨设计与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9): 155-164. |
[7] |
沈智宪, 乔百杰, 罗巍, 杨来浩, 陈雪峰. 齿轮磨损故障动态响应特征与诊断指标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7): 120-131. |
[8] |
魏冰阳, 王振, 杨建军, 曹雪梅. Ease-off拓扑修形齿面拟赫兹接触与摩擦特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 61-67. |
[9] |
孟宗, 石桂霞, 王福林, 詹旭阳, 樊凤杰. 基于时变啮合刚度的裂纹故障齿轮振动特征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7): 108-115. |
[10] |
蒋进科, 方宗德, 刘红梅. 行星传动多体齿轮承载接触特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5): 174-182. |
[11] |
孙鹏飞, 安子军. 精密钢球传动耦合热弹性半解析接触模型及其接触特征[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 112-119. |
[12] |
王自超, 翟婉明, 陈再刚, 张杰, 王开云. 考虑齿轮传动系统的重载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6): 48-54. |
[13] |
吴家腾, 杨宇, 程军圣. 基于解析有限元的齿根裂纹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3): 56-62. |
[14] |
贵新成, 李立顺, 李红勋, 詹隽青, 薛兴东. 高重合度摆线内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计算与齿间载荷分配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1): 101-112. |
[15] |
朱增宝, 朱如鹏. 封闭差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啮合刚度振动不稳定性*[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19): 2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