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凡松, 宋烨, 戴焕云, 曾京. 铁道车辆结构模态匹配设计准则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6): 324-337. |
[2] |
孙之琳, 王凯峰, 顾佩华. 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2-20. |
[3] |
李欢笑, 吕胜男, 马小飞, 李昊, 林坤阳. 在轨组装空间天线模块化单元设计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345-353. |
[4] |
吴金明, 陈妮, 钱晨. 惯性式波浪能供电浮标的液压能量转换系统设计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4): 222-231. |
[5] |
刘明, 谭磊, 曹树良. 基于分段四次速度矩分布的叶片式气液混输泵导叶设计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0): 280-288. |
[6] |
张自强, 廖金秾, 赵京, 王伦. 单自由度八杆仿生机构构型与尺度同步设计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23): 58-66. |
[7] |
王琥, 李启迪, 李光耀. 变刚度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方法及不确定性分析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8): 46-55. |
[8] |
郭军礼, 董志波, 刘雪松, 王苹, 方洪渊. 基于等承载思想的低匹配T型接头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6): 1-10. |
[9] |
马铭璐, 邓帅, 赵力, 林杉, 张莹, 倪佳鑫, 苏文.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太阳能驱动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方法及性能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6): 178-185. |
[10] |
林超, 蔡志钦, 吴小勇, 朱才朝. 端曲面齿轮副的传动匹配模式[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5): 8-18. |
[11] |
郑昱, 孟凡伟, 杨占立, 易旺民. 基于试验设计方法和响应面方法的九索并联机构优化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7): 92-102. |
[12] |
蔡显新, 齐思鑫, 吴春来, 郭小军. 航空发动机静强度设计中的保护准则探讨[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3): 101-107. |
[13] |
王德伦, 申会鹏, 孙元, 董惠敏, 马雅丽. 复杂零件结构设计的概念单元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7): 152-163. |
[14] |
王念先, 王东雄, 陈奎生, 吴华春. 基于Halbach阵列的永磁轴承承载力解析模型及设计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3): 128-135. |
[15] |
刘志峰;成焕波;李新宇;詹一飞. 基于热塑性热熔胶的主动拆卸结构设计方法研究[J]. , 2013, 49(19): 179-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