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方, 尹嘉杰, 胡林, 王明亮, 石亮亮, 邹铁方, 刘鑫, ZHOU Zhou. 真实汽车事故中人体头部运动学边界对损伤机制影响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2): 321-334. |
[2] |
周洪龙, 裴晓飞, 刘一平, 赵柯帆. 面向动态不确定场景的自动驾驶车辆时空耦合分层轨迹规划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0): 222-234. |
[3] |
赵明慧, 郭浩然, 张利鹏, 刘欣. 四轮独立转向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单轮转向失效行驶稳定性控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0): 507-522. |
[4] |
杨世春, 卢宇, 周思达, 刘仕强, 王芳, 陈飞. 车用动力电池标准体系研究与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2): 3-19. |
[5] |
张利鹏, 段嘉瑶, 苏泰, 任晨辉. 电动轮驱动汽车空间稳定性底盘协同控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0): 209-221. |
[6] |
董国疆, 韩杰, 颜峰, 张猛. 汽车底盘耐久性载荷加速编辑策略[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20): 164-173. |
[7] |
辛喆, 陈海亮, 林子钰, 孙恩鑫, 孙琪, 李升波. 智能汽车的路面附着极限横向轨迹跟踪控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4): 138-145. |
[8] |
朱茂桃, 吴新佳, 郑国峰, 李利平, 韩鹏飞, 上官文斌.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汽车零部件耐久性载荷信号编辑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4): 126-134. |
[9] |
孙帮成, 刘志明, 崔涛, 李明高, 李红, 王文军. 汽车列车多轴转向控制方法及仿真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4): 154-163. |
[10] |
赵丙峰, 谢里阳, 赵志强, 宋佳昕. 基于应力场强法的缺口构件场强值算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4): 88-97. |
[11] |
章仁燮, 熊璐, 余卓平, 柏满飞, 付志强. 基于条件积分算法的无人驾驶车辆轨迹跟踪鲁棒控制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8): 129-139. |
[12] |
刘志红, 仪垂杰, 王文明, 李燕超, 王万凯. 基于非规则网格的随机稀疏声阵列搭建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7): 113-121. |
[13] |
田林雳, 高云凯, 安秀哲. 骨架式车身力流试验分析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10): 103-112. |
[14] |
上官文斌, 段小成, 刘泰凯, 王小莉, 郑国峰, 俞斌. 不同损伤参量对橡胶隔振器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影响的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2): 116-126. |
[15] |
兰凤崇;曾繁波;周云郊;陈吉清. 闭孔泡沫铝力学特性及其在汽车碰撞吸能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 2014, 50(22): 97-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