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海燕, 黎洁, 肖乾, 陈道云. 轮轨激励对高速列车轴装制动盘热-机耦合疲劳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4): 409-419. |
[2] |
吴永超, 王帅奇, 郭伟, 刘磊, 邹贵生, 彭鹏. 纳米银微焊点阵列的超快激光图形化沉积及其芯片封装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 166-175. |
[3] |
高丽茵, 李财富, 刘志权, 孙蓉. 先进电子封装中焊点可靠性的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 185-202. |
[4] |
李胜利, 牛飘, 杭春进, 田艳红, 崔宁, 蒋倩. 极端温度环境Sn基焊点本构方程的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 236-245. |
[5] |
周敏波, 赵星飞, 陈明强, 柯常波, 张新平. 电子封装跨尺度凸点结构Sn3.0Ag0.5Cu/Cu微互连焊点界面IMC生长与演化及力学行为的尺寸效应[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 259-268. |
[6] |
撒子成, 王尚, 冯佳运, 马竟轩, 张宁, 于广良, 梁洁玫, 田艳红. SiP器件组装焊点形态预测及其随机振动可靠性仿真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 276-283. |
[7] |
李胜利, 任春雄, 杭春进, 田艳红, 王晨曦, 崔宁, 蒋倩. 极端热冲击和电流密度耦合Sn-3.0Ag-0.5Cu焊点组织演变[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 291-299. |
[8] |
尹立孟, 苏子龙, 左存果, 张中文, 姚宗湘, 王刚, 王善林, 陈玉华. Cu/SAC305/Cu微焊点的剪切蠕变试验及数值模拟[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 300-306. |
[9] |
李望云, 李兴民, 汪健, 梁泾洋, 秦红波. 电-热-力耦合载荷下非均匀组织Cu/Sn-58Bi/Cu微焊点拉伸力学性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 307-320. |
[10] |
蔡姝娆, 高梓巍, 纪民尊, 姚佳池, 李鹏新, 闵道敏, 李盛涛, 武庆周. 聚丙烯载流子输运与能量积累调制直流击穿威布尔分布特性仿真研究[J]. 电气工程学报, 2021, 16(2): 50-59. |
[11] |
潘敬锋, 訾斌, 王正雨, 王道明, 郑磊, 游玮. 基于试验与仿真联合分析的喷涂机器人轨迹精度可靠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9): 210-220. |
[12] |
刘禹, 单颖春, 刘献栋, 何田. 高温对汽车灰铸铁制动盘热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8): 97-105. |
[13] |
孔祥霞, 孙凤莲, 杨淼森, 刘洋. Bi和Ni元素对Cu/SAC/Cu微焊点体钎料蠕变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2): 53-60. |
[14] |
韦小凤, 朱学卫, 杨福增, 杨有刚, 王日初. 钎焊工艺对Au-Sn/Ni焊点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22): 84-91. |
[15] |
王振禄, 沈雪瑾, 陈晓阳. 交流电作用下电热致动器的热疲劳失效机理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18): 77-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