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阐述了一种新型机构——行星分度凸轮机构Ⅳ型结构的传动原理,根据共轭齿廓形成原理推导了凸轮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方程,分析了凸轮理论廓线连续和对称的条件,得出如下结论:Ⅳ型结构不需要输出机构,从而减少了输出环节,结构比较简单,可提高分度精度,并可以实现整周式分度;可采用不对称双环式结构来克服死点位置,其相位角 为 ;凸轮理论廓线连续的条件为在一个间歇运动周期中,机构的平均传动比为–n。
中图分类号:
刘明涛 张策 杨玉虎. 新型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的原理及廓线[J]. , 2006, 42(2): 18-21.
LIU Mingtao;ZHANG Ce;YANG Yuhu. PRINCIPLE AND CURVE OF PLANETARY INDEXING CAM MECHANISMS[J]. , 2006, 42(2): 18-21.
[1] | 赵欣, 黄金杰. 基于RSM-RVEA的FDM增材制造工艺参数优化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9): 277-297. |
[2] | 于金须, 闫建华, 王孝冉, 张立杰, 谢平, 李永泉. 一种人机共融的手指外骨骼机器人设计与验证[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7): 102-110. |
[3] | 牟德君, 陈先岭, 常雪龙, 胡波. (2-UPU+SPR)+(2-UPU+RPS)非对称混联机构末端约束及自由度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7): 272-282. |
[4] | 于金须, 闫建华, 肖俊明, 李永泉, 谢平, 张立杰. 基于医工结合的指关节运动学模型建立与验证[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5): 149-159. |
[5] | 吴震, 李秦川, 叶伟. 基于固有频率的运动冗余并联机构位置逆解优选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297-307. |
[6] | 徐文琳, 彭羽, 何智成, 姜潮. 复杂路径规划的机构分区运动学拓扑构型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1): 62-73. |
[7] | 刘伟, 刘宏昭. 非结式消元7R双环球面机构运动学位移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7): 45-53. |
[8] | 畅博彦, 韩芳孝, 周杨, 金国光. 面向精梳任务的高速变胞机构冲击动力学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7): 54-65. |
[9] | 张雷雷, 赵延治, 赵铁石. 并联机构瞬轴面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1): 131-146. |
[10] | 姚鹏飞, 吕胜男, 张武翔, 丁希仑. 基于正四棱台Bricard单元的双环可展开天线机构构型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1): 147-156. |
[11] | 陆晨浩, 陈耀, 何若琪, 范维莹, 冯健.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四折痕锥形折纸结构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1): 167-176. |
[12] | 占金青, 晏家坤, 蒲圣鑫, 朱本亮, 刘敏. 基于等几何分析的电热驱动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1): 177-187. |
[13] | 刘辛军, 于靖军, 谢福贵, 赵慧婵, 孟齐志. 行为机构学与高端装备创新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9): 202-212. |
[14] | 李海虹, 董晋安, 郭山国, 刘志奇. 动/静平台非一致型并联机构构型分析及设计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7): 116-125. |
[15] | 杨逸波, 汪满新. R(RPS&RP)&2-UPS并联机构位置精度可靠性建模与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5): 62-7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