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晓星, 诸铁宇, 鲁聪达, 金明生. 基于球柱状电流变工具的工件表面形貌演化机理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9): 364-373. |
[2] |
高凯, 罗攀, 谢进, 胡林, 陈彬, 杜荣华. 基于数据融合的混合动力汽车速度轮廓预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6): 342-353. |
[3] |
葛玖浩, 陈炫昂, 杨晨开, 徐飞. 基于旋转电磁场的裂纹周围电流分布反演新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8): 17-23. |
[4] |
穆英朋, 刘富初, 张驰, 黄捷飞, 刘鑫, 韩光超, 樊自田, 许峰. 水溶性氧化钙陶瓷型芯的挤出式3D打印参数优化与表面精度控制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 170-178. |
[5] |
马峰, 黄顺虎, 刘培基, 张华. 面向功率和制孔质量的CFRP钻削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1): 290-299. |
[6] |
万亮, 钱亦楠, 涂翊翔, 杜航, 巫世晶, 李登. 磨料水射流单次铣削钛合金截面轮廓特征预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3): 296-305. |
[7] |
曾令城, 李明富, 杨真真, 罗威. 基于先验速度修正的工业机器人曲面跟踪柔顺控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 41-51. |
[8] |
刘涛, 邓朝晖, 罗程耀, 吕黎曙, 李重阳, 万林林. 基于动态磨削深度的非圆轮廓高速磨削稳定性建模与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5): 264-274. |
[9] |
阮强, 姚燕安, 武建昫. 闭链多足移动系统足地接触轮廓曲线设计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7): 29-38. |
[10] |
喻曦, 赵欢, 李祥飞, 丁汉. 基于双深度神经网络的轮廓误差补偿策略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3): 130-137. |
[11] |
张玲, 郑国磊, 杨荣荣. 异性分形表面合成方法及表面特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21): 118-126. |
[12] |
李振宇, 崔长彩, 黄辉, 徐西鹏. 基于轮廓法的金刚石线锯整周三维表面形貌测量和评价[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20): 107-115. |
[13] |
严益, 晏嘉陵, 刘明星, 李丹, 刘川, 褚巧玲. 多次切割轮廓法测试局部补焊厚板内部残余应力分布[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8): 28-35. |
[14] |
刘巍, 李肖, 李辉, 潘翼, 贾振元. 基于双目视觉的数控机床动态轮廓误差三维测量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0): 1-9. |
[15] |
李静, 高华钰, 沈南燕, 邓杨, 严隽藩. 复杂轴类零件非圆轮廓接触式随动测量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5): 38-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