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超江, 李鹏, 何存富, 王钰珏, 刘秀成. 基于Terfenol-D与光纤光栅的高灵敏度磁场传感器[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8): 1-8. |
[2] |
王祺, 叶仁传, 马国杰, 马佩珏, 范杰, 杨文龙. 钢材表面缺陷轻量化识别算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8): 18-31. |
[3] |
韩腊, 邵坤, 赵梁, 张俊杰. 基于切削速度调控的CFRP/Ti叠层切削加工界面缺陷抑制工艺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7): 198-209. |
[4] |
姜洪权, 张毛杰, 程虎跃, 高建民, 姚欢, 高富超, 郭晓峰, 贺吉程. 融合动态评片知识AI模型的焊缝缺陷探测技术[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6): 24-32. |
[5] |
张沭玥, 王文健, 林强, 郭俊, 刘启跃, Maksym Spriyagin, Qing Wu. 表面缺陷间距及排列对钢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6): 194-205. |
[6] |
周素霞, 曲直, 张昭, 吴毅. 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的EA4T车轴钢裂纹萌生寿命预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6): 277-284. |
[7] |
马志远, 崔振, 康达, 刘晓晴, 林莉. 3D打印镍基合金亚毫米级缺陷多分辨低频超声C扫描定量检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4): 24-31. |
[8] |
石杰, 吴昆鹏, 杨朝霖, 邓能辉, 王少聪, 苏成. 融合灰度和深度特征的钢管表面缺陷检测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4): 32-43. |
[9] |
秦飞红, 袁懋诞, 祝端阳, 刘晓睿, 李明, 纪轩荣. 基于多层特征融合目标检测网络的超声全聚焦钢板焊缝缺陷自动检测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4): 55-66. |
[10] |
高壮, 刘雨欣, 朱明亮, 轩福贞. 点阵结构设计制造与疲劳性能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3): 347-375. |
[11] |
曾治霖, 瞿昊, 杜正春. 基于深度学习和生成对抗网络的发动机缸体表面缺陷检测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2): 46-55. |
[12] |
彭飞, 张彦彬, 崔歆, 刘明政, 梁晓亮, 徐培明, 周宗明, 李长河. 基于磨削机理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预测模型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13): 327-359. |
[13] |
张刚, 蒙旭, 朱明, 石玗, 樊丁. 基于扫描振镜激光-双脉冲CMT复合的铝合金增材气孔抑制机理[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12): 93-103. |
[14] |
余智祺, 徐洋, 王元飞, 盛晓伟. 基于多尺度标准化流模型的布匹缺陷检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10): 241-249. |
[15] |
李可, 于成昊, 明雪飞, 顾杰斐, 宿磊, MICHAEL Pecht. 基于VMD-共振频带-能量熵的倒装焊芯片缺陷检测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10): 250-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