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雨, 程耿东, 李凯. 结合基降阶策略的高效安定分析数值算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8): 154-164. |
[2] |
刘检华, 张飞凯, 丁晓宇. 弹塑性粗糙表面实际接触面积演变规律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7): 109-116. |
[3] |
李玲, 云强强, 王晶晶, 东亚斌, 史小辉. 具有连续光滑特性的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7): 117-124. |
[4] |
崔颖, 于颖嘉, 王永亮, 赵爽, 钟兢军. 一种梁式管接头密封性能与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3): 147-155. |
[5] |
李姣, 富芳艳, 王广春, 管延锦, 赵国群, 林军. 各向异性弹塑性有限变形的无网格SPH计算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8): 153-163. |
[6] |
安琪, 索双富, 林福严, 白玉柱, 耿海旭, 时剑文. 平面磨削粗糙表面的微观接触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7): 240-248. |
[7] |
运睿德, 丁北. 考虑多尺度接触状态的新接触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9): 80-89. |
[8] |
陈永会, 张学良, 温淑花, 兰国生. 考虑弹塑性阶段的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分形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6): 58-68. |
[9] |
王尧, 孟文俊, 项丹, 李淑君.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弹塑性倾斜接触冲击动力学试验与数值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 81-90. |
[10] |
骞朋波, 钱林方, 尹晓春. 基于降阶模型的弹塑性瞬态响应求解[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5): 113-120. |
[11] |
刘净川, 姜风春, 王立权, 张蒙祺, 运飞宏. Ti-(SiCf/Al3Ti)层状复合材料在侵彻早期阶段基于NEIM的建模与仿真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2): 63-77. |
[12] |
陈建江, 原园, 成雨, 何亚飞. 尺度相关的分形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1): 127-137. |
[13] |
高志强, 傅卫平, 王雯, 娄雷亭, 吴洁蓓. 法向加-卸载过程中弹塑性微凸体侧向接触能耗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 150-160. |
[14] |
任志乾, 于宗乐, 陈循. 钢丝绳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 121-129. |
[15] |
李玲, 蔡安江, 蔡力钢, 阮晓光. 螺栓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7): 205-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