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兆炫, 刘一搏, 王建峰, 孙清洁. 双相不锈钢水下局部干法TIG焊接工艺[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4): 48-54. |
[2] |
陈林, 戴宇恒, 崔健伟, 周庆飞, 岑耀东. 微合金化钢轨淬火工艺的优化及其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4): 233-240. |
[3] |
胡志力, 范新欣, 华林. 高强铝合金FSW拼焊板变形规律与成形技术[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6): 206-212. |
[4] |
金淼, 张文彬, 张庆玲, 贾祺祥, 郭宝峰, 陈雷. 基于3D模拟的双相钢中组元相间变形协调性[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2): 85-91. |
[5] |
林利, 梁文, 朱国明, 李宝顺, 康永林, 刘仁东. Q&P工艺对1 800 MPa新型热成形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0): 77-85. |
[6] |
詹梅, 李志欣, 高鹏飞, 马飞, 李锐, 崔笑蕾, 张洪瑞, 陈淑婉. 铝合金大型薄壁异型曲面封头旋压成形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9): 86-96. |
[7] |
闫牧夫, 卢琛, 张程菘. 基于等Biot数的ZL205A铝合金大型薄壁件准同步淬火微变形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9): 69-76. |
[8] |
郑春雷, 张福成, 吕博, 但锐, 苏丽婷.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滚动接触疲劳磨损行为[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4): 176-185. |
[9] |
庄蔚敏, 赵文增, 解东旋, 李兵. 22MnB5高强钢/7075铝合金热铆接冷模具淬火无铆钉铆接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20): 106-112. |
[10] |
彭杏娜, 彭云, 彭先宽, 丛相州. 多层多道TIG焊对高强钢焊缝组织和韧性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8): 106-112. |
[11] |
徐海洁, 马立峰, 刘崇林, 刘光明, 黄志权, 刘鹏涛, 林金宝. AZ31B镁合金板材多道次轧制路径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0): 43-51. |
[12] |
齐铂金, 杨舟, 杨明轩, 从保强. 超高频脉冲GTAW工艺特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2): 26-32. |
[13] |
贾祥, 王小林, 郭波. 极少失效数据和无失效数据的可靠性评估[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2): 182-188. |
[14] |
吴化;姜颖;尤申申;韩英;刘云旭. 超级贝氏体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TRIP效应研究[J]. , 2014, 50(22): 69-75. |
[15] |
尹燕;王占冲;张瑞华;他进国;刘钊. 活性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法研究[J]. , 2014, 50(22): 6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