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玖法, 邹博文, 任玥. 考虑车-路交互作用的车辆轨迹预测算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0): 76-85. |
[2] |
刘伟军, 索英祁, 姜兴宇, 田志强, 张栋, 杨国哲, 王弘玥, 韩清冰. 激光清洗过程低碳建模与工艺参数优化[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7): 276-294. |
[3] |
李明星, 岳彩旭, 刘献礼, 陈志涛, 姜志鹏, 岳大荀, STEVEN Y L. 钛合金框架类零件铣削用立铣刀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3): 283-309. |
[4] |
刘培基, 刘飞, 王旭, 尹震飚, 曹华军, 李聪波. 绿色制造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及其新框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9): 165-179. |
[5] |
孔繁森. 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框架与动力学机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20): 223-236. |
[6] |
何龙, 马金财, 杜龙基, 李军, 吴伟丽, 刘勇. 小电流接地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关键影响因素辨识*[J]. 电气工程学报, 2020, 15(2): 61-69. |
[7] |
沈佳兴, 徐平, 于英华, 郑思贤. BFPC机床龙门框架组件优化设计及综合性能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9): 127-135. |
[8] |
王庆锋, 高金吉, 李中, 雷兴国. 机电设备在役再制造工程理论研究及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2): 1-7. |
[9] |
吴伟, 尚建忠, 罗自荣, 曹玉君, 于乃辉. 面向弧形框架式导引头伺服机构的摩擦力矩测量系统及精密装配工艺[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1): 77-84. |
[10] |
孔繁森, 叶正梗. 生产作业可操作性评价理论方法框架模型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4): 198-212. |
[11] |
万庆祝,薛潺. 区域微电网集群技术研究新进展[J]. 电气工程学报, 2017, 12(3): 53-59. |
[12] |
王蕾, 夏绪辉, 曹建华. 逆向供应链概念性服务模块二层匹配方法及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2): 164-174. |
[13] |
宁欣, 韩邦成, 房建成.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双框架变速率控制力矩陀螺 解耦控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0): 52-59. |
[14] |
姜绍娜, 陈晓阳, 顾家铭, 张涛. 陀螺框架轴承摩擦力矩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7): 60-68. |
[15] |
姜晓通, 程筱胜, 戴宁, 姜晓宁, 朱丙波, 成诚, 李大伟. 一种面向3D打印的“弱平衡”轻量化建模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17): 198-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