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褚志刚, 赵洋, 杨亮, 张晋源, 杨洋.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压缩球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 1-13. |
[2] |
杨洋, 褚志刚, 杨咏馨. 典型因素对无网格压缩波束形成声源识别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5): 98-107. |
[3] |
徐亮, 权璐纯, 尚俊超, 李敬豪, 张小正. 基于源强先验引导的正交匹配追踪声源识别算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4): 20-31. |
[4] |
杨咏馨, 褚志刚, 杨洋.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二维离网压缩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1): 88-97. |
[5] |
杨洋, 褚志刚. 高性能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研究综述[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24): 166-183. |
[6] |
柳明, 张捷, 高阳, 蒋文杰, 肖新标. 隧道内高速列车车内噪声特性及声源识别试验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8): 207-215. |
[7] |
樊小鹏, 余立超, 褚志刚, 杨洋, 李丽. 二维动态网格压缩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22): 46-55. |
[8] |
杨妍, 张捷, 何宾, 范静, 王德威, 肖新标. 基于试验测试的桥梁与路堤区段高速列车车外噪声特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20): 188-197. |
[9] |
张捷, 肖新标, 姚丹, 伏蓉, 张骏. 基于心理声学参数的新型卧铺动车组包间噪声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4): 222-230. |
[10] |
褚志刚, 陈涛, 赵书艺, 肖新标. 基于声压贡献的球面阵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滤波求和算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4): 238-244. |
[11] |
徐亮, 胡鹏, 张永斌, 张小正. 可用于相干声源的快速反卷积声源成像算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3): 82-92. |
[12] |
褚志刚, 段云炀, 沈林邦, 杨洋. 函数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性能分析及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4): 67-76. |
[13] |
黎术, 徐中明, 贺岩松, 张志飞, 陈思. 基于函数广义逆波束形成的声源识别[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4): 1-6. |
[14] |
蔡明飞, 师芳芳, 孔超, 张碧星. 基于多FPGA的超声相控阵数字波束形成器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2): 70-75. |
[15] |
宁方立, 卫金刚, 刘勇, 石旭东. 压缩感知声源定位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19): 4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