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炜烽, 刘检华, 吕乃静, 马江涛. 基于位置动力学的线缆运动过程仿真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6): 21-31,57. |
[2] |
李凡松, 宋烨, 戴焕云, 曾京. 铁道车辆结构模态匹配设计准则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6): 324-337. |
[3] |
王旭, 姜兴宇, 杨国哲, 马明宇, 赵文鹏, 刘新昊, 刘伟军. 基于可达域的激光增材制造装备人机界面布局优化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 317-330. |
[4] |
郑怀航, 王军政, 刘冬琛, 汪首坤. 融合前馈与姿态预测的并联稳定平台自抗扰控制策略[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9): 19-27. |
[5] |
高普, 刘辉, 项昌乐, 严鹏飞. 面向实车动力传动系统的隔振与吸振综合减振技术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4): 244-252. |
[6] |
杜安, 郭盛, 陈亚琼. 一种基于多并联单元协同工作均载稳定平台的设计与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3): 93-102. |
[7] |
焦洪宇, 李英, 胡顺安, 左克生, 林玲, 姜正义, 于照鹏. 基于导重法的结构类周期性布局优化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3): 218-230. |
[8] |
王力航, 郭菲, 卢文娟, 李永泉, 张立杰. 3UPS/S舰船稳定平台非惯性系动力学建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 20-29. |
[9] |
胡东海, 严炎智. 考虑PMSM转子偏心作用的EV动力传动系统非线性扭振特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2): 128-136. |
[10] |
李大泉, 洪华杰, 江献良, 刘华, 何汉辉. 基于差动柔性绳传动的稳定平台设计与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3): 135-141. |
[11] |
郭策, 陆振玉, 吴元琦. 仿生轻质结构在飞机大开口区的应用及其优化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3): 125-135. |
[12] |
金望韬, 刘检华, 刘佳顺, 唐承统, 林海立. 光滑平面约束下的活动线缆物性建模与运动仿真技术[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3): 118-127. |
[13] |
刘佳顺, 刘检华, 金望韬, 林海立. 稳定平台中活动线缆的虚拟布局设计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21): 120-129. |
[14] |
薛彬, 郑迎亚, 熊芝, 邾继贵. 室内空间测量定位系统布局仿真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8): 1-8. |
[15] |
胡松涛,李旺. 弹载捷联式高精度稳定平台设计与研究[J]. 电气工程学报, 2015, 10(7): 78-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