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雷, 武言, 徐连勇, 韩永典, 熊昱. 纳入拘束效应的焊接接头蠕变裂纹扩展速率预测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4): 126-138. |
[2] |
姜云禄, 陈静, 阚盈, 吴昌忠, 陈怀宁. 310S不锈钢焊接接头高温力学性能及组织演变[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2): 250-258. |
[3] |
李霞, 吴磊, 温泽峰, 金学松, 王安斌.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焊接接头处钢轨波磨研究Ⅰ:初始演化[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8): 245-252. |
[4] |
何金超, 朱顺鹏, 牛晓鹏, 廖鼎, 王清远. 缺口-尺寸效应下疲劳寿命预测:考虑应力梯度的临界距离理论[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6): 90-106. |
[5] |
张海, 王东坡, 高志伟. 焊接残余应力对超声冲击处理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0): 124-133. |
[6] |
康举, 王启冰, 王智春, 韩哲文, 左月, 张华, 焦向东.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异种钢焊接接头高温断裂机理综述[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4): 58-83. |
[7] |
朱波, 王文科, 郭洋, 熊建坤, 张建勋. 12Cr/30Cr2Ni4MoV异种转子钢焊接接头微区冲击韧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2): 53-61. |
[8] |
黄健康, 杨涛, 于晓全, 王梓懿, 樊丁. 铝/铜电弧熔钎焊接头界面组织及演变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6): 17-23. |
[9] |
刘全明, 龙伟民, 傅莉, 张朝晖, 张雷, 宋晓国. 氢致TA10钛合金焊接接头断裂韧度演变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6): 54-60. |
[10] |
杨建国, 郝建松, 李曰兵, 郑文健, 高增梁, 张鹏程. 含表面裂纹焊接结构疲劳评定的质量等级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4): 82-89. |
[11] |
洪鼎华, 王环丽, 李武平, 蔡文河, 董树青, 刘茂生, 曾燕屏. 在役P92钢蒸汽管道焊接接头中缺陷的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8): 113-120. |
[12] |
杨云帆, 陶功权, 付青云, 钟文生, 温泽峰. 直线电动机地铁线路焊接接头不平顺测试分析及安全限值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0): 125-135. |
[13] |
陈天瑞, 项延训, 陈虎, 轩福贞, 陈定岳. 基于相位-频率测量的材料残余应力超声表征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22): 9-14. |
[14] |
李宇力, 王文先, 陈洪胜, 武翘楚, 赵骏超. B4C/6061Al复合材料焊接接头组织与 力学性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22): 38-44. |
[15] |
杜彦楠, 朱明亮, 轩福贞. 应力比对25Cr2Ni2MoV钢焊接接头近门槛值区疲劳裂纹扩展曲线转折点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8): 4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