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戴剑博, 苏宏华, 傅玉灿, 丁文锋, 司垒, 陈佳佳. 磨削速度对碳化硅陶瓷磨削损伤影响机制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1): 316-330. |
[2] |
皇涛, 赵家鑫, 宋克兴, 张学宾, 蒋宇宁, 郝留成. 基于构件S-N曲线的波纹管速度外压耦合加载下疲劳寿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0): 269-282. |
[3] |
戴剑博, 苏宏华, 王忠宾, 丁文锋, 傅玉灿, 陈佳佳. 多晶碳化硅陶瓷磨削裂纹损伤形成机理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3): 307-320. |
[4] |
王腾飞, 周劲松, 季元进, 王秋实. 基于虚拟激励算法与频域主S-N曲线法的转向架随机振动疲劳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2): 140-150. |
[5] |
李伟, 秦羽满, 李艳国, 张明, 杨志南, 张福成, 尤蕾蕾, 龙晓燕. 热处理工艺对纳米贝氏体渗碳轴承钢表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4): 63-72. |
[6] |
胡华彦, 温建锋, 吴蔚峰, 谈建平, 涂善东. 高温蠕变条件下表面裂纹扩展行为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24): 40-50. |
[7] |
李存海, 吴圣川, 刘宇轩. 样本信息聚集原理改进及其在铁路车辆结构疲劳评定中的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4): 42-53. |
[8] |
刘青龙, 魏文婷, 华林. 基于GCr15轴承钢淬回火组织的时效尺寸变化预测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2): 64-71. |
[9] |
杨建国, 郝建松, 李曰兵, 郑文健, 高增梁, 张鹏程. 含表面裂纹焊接结构疲劳评定的质量等级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4): 82-89. |
[10] |
肖华平, 刘书海, 陈瑜, 王德国. 4种轴承钢在水基泥浆中摩擦学性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3): 153-158. |
[11] |
郑春雷, 佘丽, 王艳辉, 杨志南, 张福成. 高碳贝氏体轴承钢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24): 110-117. |
[12] |
单珺, 郑春雷, 张福成, 张明, 赵敬, 陈晨. GCr15SiAlMo贝氏体轴承钢球化退火工艺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4): 47-57. |
[13] |
赵清亮, 孙智源, 郭兵. 碳化硅圆柱槽微结构表面的化学机械抛光[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15): 183-189. |
[14] |
陈晨, 杨志南, 张洋, 张福成, 郑炀曾. 大功率风电偏航轴承套圈用钢及其模拟热处理工艺[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14): 29-37. |
[15] |
谭援强;胡斌梁;冯剑军. Ni-P-Al2O3复合涂层划痕试验中的表面裂纹分析[J]. , 2013, 49(20): 5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