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柯育智, 袁伟, 张少鹏, 周飞鲲, 鲁亮, 汤勇.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表面微结构热压工艺热力耦合特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4): 317-328. |
[2] |
郑静, 荣轩霈, 姜潮, 米栋, 李加强. 考虑惯性载荷的结构热力耦合拓扑优化[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3): 130-140. |
[3] |
刘海超, 刘红旗, 冯明, 李亮, 吴进军, 魏凌涛. 智能汽车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传动机构优化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0): 399-409. |
[4] |
赵宇辉, 高孟秋, 赵吉宾, 王志国, 何振丰, 贺晨.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增减材一体化复合制造技术热力耦合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5): 274-282. |
[5] |
张建平, 刘庭显, 龚曙光, 彭江鹏, 陈莉莉. 基于无网格法的热力耦合周期性结构多目标拓扑优化[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4): 223-232. |
[6] |
郝小乐, 岳彩旭, 陈志涛, 刘献礼, LIANG S Y, WANG Lihui, 严复钢. 基于解析方法的TANH材料本构模型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9): 252-264. |
[7] |
孙明翰, 杨玉青, 朱志旺, 魏洁平, 杜凤山. 20CrMn钢双辊薄带振动铸轧细晶机理试验[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4): 54-59. |
[8] |
刘检华, 孙清超, 程晖, 刘小康, 丁晓宇, 刘少丽, 熊辉. 产品装配技术的研究现状、技术内涵及发展趋势[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1): 2-28. |
[9] |
黄华贵, 季策, 杜凤山. 双金属复合管固-液铸轧复合轧制力模型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0): 10-17. |
[10] |
徐颖强, 李娜娜, 李万钟, 郭彩虹. 硬态切削工件表面白层厚度预测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3): 182-189. |
[11] |
张昭, 吴奇. 基于材料流动轨迹的搅拌摩擦焊接晶粒及焊接区大小预测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2): 43-48. |
[12] |
王志斌;刘检华;刘佳顺;宁汝新. 面向电缆虚拟装配仿真的多分支弹簧质点模型[J]. , 2014, 50(3): 174-183. |
[13] |
黄健萌;高诚辉;陈晶晶. 热力耦合下微接触点塑性应变沿深度变化分析[J]. , 2014, 50(23): 97-103. |
[14] |
王福雨;刘伟军;赵宇辉;孔源;来佑彬. 复杂薄壁零件激光快速成形过程的热力耦合场数值模拟[J]. , 2013, 49(5): 191-198. |
[15] |
张昭;陈金涛;王晋宝;王辉;刘亚丽;张洪武. 基于仿真的搅拌摩擦焊连接AA2024-T3不同板厚过程对比[J]. , 2011, 47(18): 2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