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辛杨桂, 高世一, 赵运强, 李苏, 徐望辉, 余陈. 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接力-位混合控制的应用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8): 91-98. |
[2] |
周达, 张昕, 邹云峰, 倪玉玲, 王德玉. 基于T-F聚类和PRPD图谱分析的配网电缆局部放电类型识别研究*[J]. 电气工程学报, 2022, 17(2): 235-242. |
[3] |
贾爱亭, 洪波, 李湘文, 高佳篷, 吴格飞, 屈原缘. 基于轨迹在线识别的3D折线焊缝机器人摆动GMAW实时跟踪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4): 116-125. |
[4] |
梁志豪, 巫江虹, 谢子立. 变频空调实际运行模式识别及数据挖掘[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6): 194-202. |
[5] |
刘国梁, 余建波. 基于知识深度置信网络的加工粗糙度预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20): 94-106. |
[6] |
王志江, 薛坤喜, 吴定勇, 杨辉, 申俊琦, 刘杰, 胡绳荪. 基于视觉传感的机器人焊缝纠偏控制系统[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7): 48-55. |
[7] |
郭旭,牧继清,王庆军,雍明超,王伟杰,毛丽娜. 基于工频同步信号的三相共筒式GIS局部放电识别方法[J]. 电气工程学报, 2018, 13(4): 46-52. |
[8] |
汪若尘, 叶青, 孙泽宇, 周卫琪, 陈龙. 液压互联ISD悬架系统模式切换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6): 110-115. |
[9] |
邹焱飚, 周卫林, 王研博. 基于概率连续模型的激光视觉焊缝自动跟踪[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0): 70-78. |
[10] |
高向东, 吴嘉杰. 微间隙焊缝磁光成像检测及跟踪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4): 71-77. |
[11] |
姚玉峰;苏衍宇;黄博. 面向服务机械臂有效操作特征提取的示教方法[J]. , 2013, 49(3): 10-17. |
[12] |
杨庆;陈桂明;童兴民;何庆飞. 增量式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 , 2012, 48(5): 81-86. |
[13] |
杨大鹏;赵京东;李楠;姜力;刘宏. 基于预抓取模式识别的假手肌电控制方法[J]. , 2012, 48(15): 1-8. |
[14] |
韦进文;陈燕玲;覃禾群;郭俊杰. 基于广义叉积鲁棒性的识别式数据拟合[J]. , 2011, 47(14): 7-12. |
[15] |
高延峰;张华;毛志伟. 以旋转电弧为传感器的移动机器人角焊缝跟踪[J]. , 2009, 45(9): 6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