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庆兵, 陈壮, 罗振涛, 张杰, 魏静. 三维线接触微动界面疲劳寿命预测及断裂行为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8): 107-120. |
[2] |
黄鹏, 李长硕, 丁华锋, 陈子明, 赵玉倩. 液压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构型综合与优选[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 220-234. |
[3] |
汪承杰, 于爽, 白晨朝, 杨朝旭, 张洪朋, 王帅, 孙玉清, 李国宾. 一种高灵敏度液压油污染物检测传感器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8): 42-49. |
[4] |
夏丹, 周旭峰, 杨光宗, 陈维山. 互补对称摆线推进器的平面复合运动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1): 171-178. |
[5] |
赵治国, 陈晓蓉, 梁凯冲, 郭潇然, 李涛. 考虑乘坐舒适性的纯电动公交车辆稳定性控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0): 250-262. |
[6] |
杨智勇, 李武鹏, 李志强, 刘小龙, 李卫京. 搅拌摩擦焊多平面搅拌头对材料流动行为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6): 81-90. |
[7] |
杨咏馨, 褚志刚, 杨洋.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二维离网压缩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1): 88-97. |
[8] |
许男, 李小雨. 复合工况下四轮驱动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8): 205-220. |
[9] |
刘海龙, 吴洪雷, 曹宇, 孙靖晨, 毛保东, 王军锋. 变转速耦合偏心结构实现高效层流混合的荧光可视化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8): 240-246,254. |
[10] |
杨洋, 褚志刚. 高性能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研究综述[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24): 166-183. |
[11] |
刘胜利, 王兴东, 孔建益, 曾婷, 唐伟. 多源不确定性下平面变胞机构运动可靠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7): 64-75. |
[12] |
谢丹, 黄勇刚. 大挠度欧拉梁三参数曲率模型及其在平面柔顺机构中的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3): 144-152. |
[13] |
李云飞, 耿江军, 汤添益, 房艳, 马昕, 陈朝晖, 陈涛, 刘会聪, 孙立宁. 面向新能源浮标的平面摆式波浪能收集装置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2): 275-284. |
[14] |
安琪, 索双富, 林福严, 白玉柱, 耿海旭, 时剑文. 平面磨削粗糙表面的微观接触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7): 240-248. |
[15] |
李官明, 曲海波, 郭盛. 平面结构冗余并联机构的误差敏感度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23): 4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