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侯旭朝, 马越, 项昌乐. 电驱动履带车辆转向稳定性控制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8): 233-244. |
[2] |
孙树磊, 雷丽妃, 黄海波, 张少波, 田国英, 邓鹏毅. 基于用户作业工况的履带式挖掘机加速疲劳强化路面构建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6): 319-328. |
[3] |
褚学宁, 陈汉斯, 马红占. 性能数据驱动的机械产品关键设计参数识别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3): 185-196. |
[4] |
赵礼辉, 李其宸, 冯金芝, 郑松林, 刘新荣. 随机道路载荷下轮毂轴承服役寿命预测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0): 77-86. |
[5] |
高明飞, 胡纪滨, 李学良, 孙钦鹏. 履带车辆传动机构实现转向再生功率传递的构型特征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24): 137-144. |
[6] |
王亮, 舒承有, 金家楣, 张建辉. 用于驱动履带的夹心式压电作动器的动力学特性*[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5): 128-135. |
[7] |
戴瑜, 张健, 张滔, 刘少军. 基于多体动力学模型集成的深海采矿系统联动仿真*[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4): 155-160. |
[8] |
石军, 荣见华, 俞燎宏, 唐承铁, 赵志军. 考虑载荷随机性的可行域调整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23): 116-128. |
[9] |
白鑫, 谢里阳, 钱文学. 基于样本集聚原理的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其在零部件上的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6): 206-210. |
[10] |
张滔, 戴瑜, 刘少军, 陈君, 黄中华. 深海履带式集矿机多体动力学建模与行走性能仿真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6): 173-180. |
[11] |
王刚, 齐朝晖, 王欣. 履带式起重机折线式臂架结构承载能力[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3): 111-120. |
[12] |
王明辉, 马书根, 李斌, 李楠, 李立. 非叠加型可变形两栖机器人水下推进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3): 1-9. |
[13] |
马星国, 李方贵, 尤小梅. 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当量化及车辆平面数学模型建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18): 143-150. |
[14] |
芮强, 王红岩, 王钦龙, 万丽, 盖江涛, 周广明. 履带车辆转向性能参数分析与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12): 127-136. |
[15] |
黄涛;张豫南;田鹏;颜南明;张健. 一种履带式全方位移动平台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J]. , 2014, 50(21): 206-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