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健, 肖昂, 张澳, 刘俊艺, 张明军, 彭平. Ni-Cr钎料钎焊金刚石界面强化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8): 228-238. |
[2] |
尹孝辉, 徐凡, 徐东, 丁建祥, 陈继, 丁梓超, 崔冰. 添加ZrC增强相的Cu-Sn-Ti钎料真空钎焊金刚石的微观结构和磨削性能的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8): 182-189. |
[3] |
陈涛, 陈学东, 刘春娇, 钱兵. 裂解炉管初生碳化物分类及对高温持久性能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8): 109-116. |
[4] |
郑春雷, 张福成, 吕博, 但锐, 苏丽婷.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滚动接触疲劳磨损行为[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4): 176-185. |
[5] |
张晓鸿, 马朋召, 张康, 陈静青, 陈辉. 脉冲TIG焊接工艺参数对高温镍基合金焊缝组织的调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 93-101. |
[6] |
郑春雷, 佘丽, 王艳辉, 杨志南, 张福成. 高碳贝氏体轴承钢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24): 110-117. |
[7] |
李国禄, 李楠楠, 王海斗, 康嘉杰. 不同喷涂工艺制备的Al2O3-13%TiO2涂层表面自由能与冲蚀磨损性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10): 59-66. |
[8] |
单珺, 郑春雷, 张福成, 张明, 赵敬, 陈晨. GCr15SiAlMo贝氏体轴承钢球化退火工艺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4): 47-57. |
[9] |
安同邦, 田志凌, 单际国, 彭云, 魏金山, 崔冰. 后热温度对1 000 MPa级高强钢焊缝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4): 40-46. |
[10] |
李楠楠, 康嘉杰, 王海斗, 董天顺, 许中林, 李国禄. 喷涂功率对NiCr-Cr3C2涂层表面自由能及其摩擦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23): 96-102. |
[11] |
徐流杰;魏世忠;邢建东;张永振;龙锐. 碳化物对冷轧条件下轧辊中裂纹行为的影响[J]. , 2008, 44(9): 50-55. |
[12] |
刘东雨;方鸿生;白秉哲;杨志刚;杨金波. 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的强韧性?[J]. , 2003, 39(8): 27-31. |
[13] |
夏兰廷;韦华. 自然海水中低合金铸铁点蚀的化学—电化学溶解机理[J]. , 2002, 38(9): 140-144. |
[14] |
蒙继龙;吴护林;邹敢锋;魏光钊;李文方;曾美琴. 钢的离子渗铬单相碳化物层生长动力学研究[J]. , 1995, 31(4): 79-85. |
[15] |
王华明;张静华;唐亚俊;张志亚;胡壮麒. 冷却速度对单晶镍基高温合金快速凝固MC碳化物生长形态的影响[J]. , 1993, 29(1): 4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