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思远, 艾超, 郁春嵩, 张伟哲, 陈文婷, 康伟.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多参数智能融合的滑靴副性能退化状态评估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4): 178-188. |
[2] |
罗治军, 阎绍泽, 田桂. 考虑尺度的结合面切向刚度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3): 181-190. |
[3] |
何远鹏, 韩健, 陈鹏, 董博南, 肖新标, 圣小珍. 嵌入式轨道与扣件轨道曲线啸叫噪声试验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6): 194-203. |
[4] |
雷俊杰, 刘美红, HU Xiangping, 王娟, 王学良. 基于分形理论的椭圆弧型指尖密封磨损特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3): 144-157. |
[5] |
杨云帆, 凌亮, 张涛, 王开云, 翟婉明. 牵引/制动载荷和复杂黏着条件对地铁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影响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2): 284-296. |
[6] |
王宇, 张帆, 晁世麟, 訾艳阳. 硬盘头盘界面的微观接触模型及动力学响应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3): 121-130. |
[7] |
冯华渊, 上官文斌, 康英姿. 考虑粗糙表面特性的驱动轴系统轴向派生力的区间不确定性优化[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 221-230. |
[8] |
孟庆宇, 刘杨, 鄢欣欣, 马亚新, 李炎臻. 基于分形理论的电主轴系统热态分布特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3): 63-69. |
[9] |
王晓鹏, 刘世军. 微点蚀齿轮法向接触刚度分形预估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1): 68-76. |
[10] |
安琪, 索双富, 林福严, 白玉柱, 耿海旭, 时剑文. 平面磨削粗糙表面的微观接触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7): 240-248. |
[11] |
运睿德, 丁北. 考虑多尺度接触状态的新接触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9): 80-89. |
[12] |
牛留斌, 刘金朝. 基于高频轮轨接触模型的轨道短波不平顺敏感波长特性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8): 173-182. |
[13] |
陈永会, 张学良, 温淑花, 兰国生. 考虑弹塑性阶段的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分形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6): 58-68. |
[14] |
刘鹏, 赵韩, 黄康, 陈奇, 熊杨寿. 线段齿轮法向接触刚度的改进分形模型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7): 114-122. |
[15] |
陈建江, 原园, 成雨, 何亚飞. 尺度相关的分形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1): 127-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