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永顺, 刘高仁, 刘志军, 刘振虎, 董海. 新型电磁球型手腕解耦驱动机理[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9): 1-10. |
[2] |
王殿熙, 杨波, 成保忠, 段明宇, 高常青. 基于精英回溯-模拟退火混合算法的参数耦合变更路径优选[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5): 316-333. |
[3] |
褚志刚, 赵洋, 杨亮, 张晋源, 杨洋.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压缩球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 1-13. |
[4] |
段永川, 孙莉莉, 张芳芳, 郑学斌, 董睿, 官英平. 高强钢变模量随动强化本构模型匹配与解耦标定策略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 80-95,103. |
[5] |
滕苏郸, 张璞, 马彦虎, 张凯, 孙志祥, 陈艳波. 北京地区燃气机组热电解耦补偿机制初探*[J]. 电气工程学报, 2023, 18(2): 183-191. |
[6] |
杨洋, 褚志刚, 杨咏馨. 典型因素对无网格压缩波束形成声源识别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5): 98-107. |
[7] |
徐亮, 权璐纯, 尚俊超, 李敬豪, 张小正. 基于源强先验引导的正交匹配追踪声源识别算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4): 20-31. |
[8] |
李洪珠, 荆泽宇. 一种耦合电感增压直流变换器及其磁集成研究*[J]. 电气工程学报, 2022, 17(2): 151-159. |
[9] |
魏俊, 贾维涵, 刘承磊, 张建军, 黄海晶, 郭士杰. 驱动支链完全解耦的可重构踝关节康复并联机构型综合[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9): 45-56. |
[10] |
杨咏馨, 褚志刚, 杨洋.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二维离网压缩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1): 88-97. |
[11] |
杨洋, 褚志刚. 高性能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研究综述[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24): 166-183. |
[12] |
王森, 韩雪艳, 李浩天, 李浩然, 李仕华. 具有大承载能力的环路解耦两转动并联机构综合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21): 68-77. |
[13] |
金石, 宋顺千, 金无痕, 姜旺. 新型复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的复合滑模控制*[J]. 电气工程学报, 2021, 16(2): 93-99. |
[14] |
柳明, 张捷, 高阳, 蒋文杰, 肖新标. 隧道内高速列车车内噪声特性及声源识别试验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8): 207-215. |
[15] |
樊小鹏, 余立超, 褚志刚, 杨洋, 李丽. 二维动态网格压缩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22): 4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