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妍, 李射, 崔向阳. 基于新型三角形壳元和多重动态自适应方法的薄板冲压成形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4): 153-165. |
[2] |
胡志力, 范新欣, 华林. 高强铝合金FSW拼焊板变形规律与成形技术[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6): 206-212. |
[3] |
金飞翔, 钟志平, 李凤娇, 孟辉. 不同硬化模型对铝合金板冲压成形模拟结果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22): 57-66. |
[4] |
苑世剑, 刘伟, 徐永超. 板材液压成形技术与装备新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8): 20-28. |
[5] |
马利, 缪存坚, 朱晓波, 郑津洋, 顾小东, 叶勇. 奥氏体不锈钢冷冲压标准椭圆形封头塑性变形预测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6): 19-26. |
[6] |
段永川;官英平. 拼焊板V形自由弯曲精确回弹控制技术研究[J]. , 2014, 50(10): 40-47. |
[7] |
李淑慧;沈洪庆;倪啸枫;陈关龙. 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面畸变缺陷形成机理研究[J]. , 2013, 49(6): 153-159. |
[8] |
段永川;官英平;吴斌. 高强钢拼焊板V形模压弯曲回弹数值预测[J]. , 2013, 49(22): 76-83. |
[9] |
彭雄奇;堵同亮;郭早阳. 机织复合材料各向异性超弹性本构模型[J]. , 2012, 48(20): 45-50. |
[10] |
段永川;官英平;赵军. 拼焊宽板V形自由弯曲回弹预测及试验验证[J]. , 2012, 48(20): 63-69. |
[11] |
刘玉山;徐安平;富大伟;商鹏. 基于预偏移的激光拼焊板焊缝优化补偿方法[J]. , 2012, 48(16): 59-63. |
[12] |
黄晓忠;陈劼实;陈军. 板料冲压成形破坏判断准则的研究进展[J]. , 2011, 47(4): 23-31. |
[13] |
陈炜;滕广宇;丁毅;黄忠富;贝建伟. 双相钢拼焊板温拉伸流变应力研究[J]. , 2011, 47(22): 49-54. |
[14] |
范蓉;郑国君;胡平. 基于背景网格技术的冲压成形仿真工具自动装配算法[J]. , 2011, 47(2): 31-35. |
[15] |
刘红生;邢忠文;杨玉英. 方盒形件拉深成形无网格法模拟[J]. , 2010, 46(4): 4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