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明, 祖毅真, 马帅, 王炳英, 曹宇光, 蒋文春. 贯穿型缺口小冲杆试样确定高钢级管线钢断裂韧度的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2): 83-92. |
[2] |
王博, 包陈, 魏连峰, 何广伟. 氢化物对锆合金薄板焊缝断裂行为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20): 133-140. |
[3] |
刘全明, 龙伟民, 傅莉, 张朝晖, 张雷, 宋晓国. 氢致TA10钛合金焊接接头断裂韧度演变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6): 54-60. |
[4] |
刘肖, 王理, 包陈, 王恺晴, 赵宇翔, 王浩, 徐祺. 含轴向对称裂纹锆合金包壳管断裂行为[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6): 85-90. |
[5] |
关鹏涛, 李相清, 郑三龙, 包士毅, 高增梁. ASTM和ISO标准断裂韧度测试方法比较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6): 60-67. |
[6] |
李克俭, 蔡志鹏, 李轶非, 潘际銮, 孙林根. B元素对FB2马氏体耐热钢热影响区组织和高温断裂韧度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24): 69-74. |
[7] |
李艺君, 杜东旭, 付瑞东. 焊后热处理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22): 47-53. |
[8] |
但晨, 蔡力勋, 包陈, 吴海利. 用于断裂韧度测试的C形环小试样的规则化方法与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14): 54-65. |
[9] |
姚 瑶;蔡力勋;包陈;石凯凯. 基于SENT试样获取材料断裂韧度的载荷分离法研究[J]. , 2014, 50(10): 48-57. |
[10] |
何龙;谭业发;屠义强;杨自双;董贵杨. 铝合金表面纳米Al2O3-40%TiO2复相陶瓷涂层力学与摩擦学性能[J]. , 2013, 49(2): 79-86. |
[11] |
肖光春;荆洪阳;徐连勇. 预应变对管线钢低温断裂韧度影响研究[J]. , 2011, 47(24): 26-30. |
[12] |
惠虎;李培宁. 缺口圆棒低温断裂的局部法研究[J]. , 2009, 45(10): 306-312. |
[13] |
邹吉权;荆洪阳;霍立兴;刘东风;张宇斌. 31Si2MnCrMoVE钢薄板试样表面裂纹断裂韧度测试[J]. , 2007, 43(8): 212-217. |
[14] |
赵永翔;杨冰;张卫华. 一种疲劳长裂纹扩展率新模型[J]. , 2006, 42(11): 120-124. |
[15] |
杨继运;张行;张珉. 含裂纹板断裂韧度厚度效应的理论与应用[J]. , 2005, 41(11): 3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