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莹, 张嘉方, 张钊墉, 王鑫丞, 张晋, 孔祥东.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柱塞颈部最小直径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4): 430-437. |
[2] |
赵峻林, 乔百杰, 罗现强, 符顺国, 程昊, 王亚南, 陈雪峰. 基于单传感器测量的多模态叶片动应力场预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6): 19-33. |
[3] |
赵辰辰, 刘江林, 李子轩, 王涛. 基于改进GTN损伤模型的镁合金镦粗成形损伤及裂纹预测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4): 43-52. |
[4] |
任杰, 葛苏, 郭宝峰, 金淼. 大型锻件应力场分析计算的新方法及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14): 106-115. |
[5] |
周长江, 王豪野, 靳广虎, 艾永生. 考虑残余应力的螺旋锥齿轮接触疲劳裂纹萌生-扩展寿命计算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23): 28-38. |
[6] |
肖旭东, 张博伦, 乔丹, 杨明顺, 高天宇. 零件固定约束对喷丸成形结果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2): 103-110. |
[7] |
秦国梁, 耿培皓, 陈永, 任文建. 铝/钢异种金属MIG电弧熔-钎焊接界面应力演变数值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2): 87-96. |
[8] |
董星, 刘雨庆, 段雄. 前混合水射流多弹丸喷丸模型及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4): 224-232. |
[9] |
吴邦治, 秦大同, 胡建军, 刘永刚. 考虑摩擦副接触应力场和冷却流场的湿式离合器温度场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22): 190-200. |
[10] |
李博, 张占宽. 圆锯片激光冲击适张预应力场的生成与调控[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7): 207-214. |
[11] |
赵丙峰, 谢里阳, 赵志强, 宋佳昕. 基于应力场强法的缺口构件场强值算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4): 88-97. |
[12] |
姚鹏, 王伟, 黄传真, 朱洪涛. 石英玻璃的单颗磨粒划擦应力场解析模型及损伤可控磨削机理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1): 191-204. |
[13] |
孟繁辉, 刘艳, 吴影, 马元明, 陈辉. 高速列车制动盘制动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及表面划伤对应力场的影响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2): 42-48. |
[14] |
徐颖强, 李娜娜, 李万钟, 郭彩虹. 硬态切削工件表面白层厚度预测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3): 182-189. |
[15] |
刘东雷;曹文华;辛勇. 注射成型聚合物充模取向应力场模型化理论研究:考虑熔体的可压缩性[J]. , 2014, 50(12): 7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