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江晟达, 何霁, 郭聪, 李淑慧, 钱昌明. 数据驱动的自洽聚类分析方法及塑性成形高效跨尺度模拟[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4): 74-85. |
[2] |
徐自力, 高京京, 覃曼青, 何孟夫. 基于混合机器学习模型的两级加载下金属材料的剩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5, 61(12): 73-82. |
[3] |
吴吉展, 魏沛堂, 吴少杰, 刘怀举, 朱才朝. 航空齿轮钢滚动接触疲劳性能预测与表面完整性优化[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8): 81-93. |
[4] |
师陆冰, 张志宏, 闫晓青, 汤伟毕, 裴帮, 刘忠明. 三峡升船机齿轮齿条运行载荷与疲劳寿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5): 119-129. |
[5] |
严如强, 许文纲, 王志颖, 朱启翔, 周峥, 赵志斌, 孙闯, 王诗彬, 陈雪峰, 张军辉, 徐兵. 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进展与挑战[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4): 3-31. |
[6] |
吴吉展, 魏沛堂, 刘怀举, 吴少杰, 朱才朝. 航空齿轮钢表面完整性与滚动接触疲劳性能关联规律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4): 284-295. |
[7] |
张大禹, 王震坡, 刘鹏, 林倪, 张照生.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衰退机制与健康状态估计研究概述[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22): 241-256. |
[8] |
白鑫, 张鹏, 张哲峰, 谢里阳. 等效疲劳寿命及其在疲劳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22): 427-436. |
[9] |
朱海华, 王健杰, 李霏, 刘长春, 蔡祺祥. 基于特征选择和SSA-LSTM的车间订单剩余完工时间预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20): 388-402. |
[10] |
吕志军, 褚铭, 周亚勤, 肖雷, 李宏亮. 物理模拟与数据驱动混合的Z型立柱片剪切刚度认知预测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2): 50-61. |
[11] |
曹镜, 姚卫星, 梁德利, 王彬文. 不同温度下混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疲劳分析的SSF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8): 138-145. |
[12] |
冯明祥, 蒋庆磊, 王旭艳. 零应力温度和模型简化对CCGA器件寿命评估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2): 268-276. |
[13] |
谭志朴, 秦国华, 娄维达, 吴竹溪. 基于伯努利分布与混合驱动模型的铣削稳定性高精判断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1): 318-331. |
[14] |
邵海东, 肖一鸣, 颜深. 仿真数据驱动的改进无监督域适应轴承故障诊断[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3): 76-85. |
[15] |
庞晓青, 李佳承, 刘文学, 邓忠伟, 胡晓松. 模型与数据融合的大尺寸快充锂电池分布式温度估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22): 2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