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章永年, 陶亚满, 蒋书运, 朱松青, 郑恩来, 史金飞. 含角接触球轴承和粗糙间隙表面滑动轴承关节的平面柔性多连杆机构动态误差分析与优化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 69-87. |
[2] |
黄昔光, 刘聪聪, 黄旭, 李强, 李端玲. 空间连杆机构位移分析的共形几何代数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9): 39-50. |
[3] |
何凤霞, 罗忠, 李雷, 李玉奇. 直板叶片冲击振动响应试验的动力学相似设计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9): 71-77. |
[4] |
郑恩来, 储磊, 蒋书运, 朱松青, 康敏, 史金飞. 含润滑间隙和曲轴转子-轴承结构的平面柔性多连杆机构多体动力学建模与动态误差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3): 106-120. |
[5] |
骞朋波, 钱林方, 尹晓春. 基于降阶模型的弹塑性瞬态响应求解[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5): 113-120. |
[6] |
白斌, 白广忱, 费成巍, 赵合阳, 童晓晨. 改进的混合界面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在失谐叶盘结构动态特性分析中的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9): 73-81. |
[7] |
郭惠昕;岳文辉. 含间隙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精度的稳健优化设计[J]. , 2012, 48(3): 75-81. |
[8] |
李言;孔令飞. 振动切削深孔加工初始偏差对孔直线度误差的影响[J]. , 2012, 48(13): 167-173. |
[9] |
田耀斌;郭一竹;刘长焕;姚燕安. 单自由度概率翻转移动连杆机构[J]. , 2011, 47(3): 14-20. |
[10] |
褚金奎;孙建伟. 基于傅里叶级数理论的连杆机构轨迹综合方法[J]. , 2010, 46(13): 31-41. |
[11] |
张立平;李宪奎;杨红普;杨拉道;姚云峰. 逆平行四连杆机构的非正弦波及工艺参数[J]. , 2009, 45(5): 301-306. |
[12] |
宋黎;范崇辉. 全铰链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综合的结构类型优选方法[J]. , 2009, 45(3): 132-137. |
[13] |
郑继周;程林;杜文静. 弹性管束动态特性子结构模态综合法[J]. , 2007, 43(7): 202-206. |
[14] |
刘明周;郭嘉;李旗号;曹国安. 基于混合算法的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复合目标选配[J]. , 2006, 42(1): 155-161. |
[15] |
刘柏希;原大宁;刘宏昭;饶建华;张忠明. 五参量结构阻尼模型及其在弹性机构动力学中的应用[J]. , 2005, 41(8): 136-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