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邹晓龙, 杨广雪, 张波, 李国顺, 张义超, 陈璨, 张书郡.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动应力特征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8): 212-223. |
| [2] |
高闯, 孙守光, 任尊松, 任君临. 车轮多边形对高速列车车轴疲劳强度影响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3, 59(6): 185-193. |
| [3] |
李赛超, 郑侃, 薛枫, 束静. 旋转超声铣削C/SiC界面结合强度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3): 290-297. |
| [4] |
张卓磊, 原佳阳, 葛声宏, 訚耀保. 振动环境下射流偏转板伺服阀弹簧管疲劳强度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24): 233-240. |
| [5] |
吴圣川, 胡雅楠, 杨冰, 张海鸥, 郭广平, 康国政. 增材制造材料缺陷表征及结构完整性评定方法研究综述[J]. 机械工程学报, 2021, 57(22): 3-34. |
| [6] |
程礼, 陈礼顺, 李思路, 刘景元. 航空发动机叶片掉角故障疲劳机理试验方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3): 72-79. |
| [7] |
龙旦风, 黄成海, 向东, 徐卫国, 王一江, 江伟. 基于应力转换的内螺纹高周疲劳强度分析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21): 175-181. |
| [8] |
宋烨, 邬平波, 贾璐. 扭转刚度测试方法及对构架疲劳强度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20): 164-170. |
| [9] |
李凡松;邬平波;曾京;王建斌. 构架三种常用疲劳强度校核方法对比研究[J]. , 2014, 50(14): 170-176. |
| [10] |
王强;赵永翔;王欢. 铁路D1车轮钢的疲劳可靠性寿命与强度的试验及表征[J]. , 2014, 50(14): 50-55. |
| [11] |
赵礼辉;郑松林;冯金芝. 基于低载强化特性的疲劳寿命估计方法[J]. , 2013, 49(8): 115-122. |
| [12] |
王晓南;杜林秀;邸洪双. 新型热轧纳米析出强化超高强汽车板的疲劳性能研究[J]. , 2012, 48(22): 27-33. |
| [13] |
肖望强;李威;韩建友;段东平. 非对称齿廓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理论分析与试验[J]. , 2008, 44(10): 44-50. |
| [14] |
周良墉. 环面蜗杆副疲劳强度的校核[J]. , 2004, 40(9): 180-184. |
| [15] |
王文先;霍立兴;王东坡;张玉凤;荆洪阳;杨新岐. 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低相变点焊条和超声冲击方法[J]. , 2003, 39(4): 6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