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倪智宇, 李自森, 邬树楠, 吴晨晨. 基于姿态信号分布测量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惯性张量参数辨识[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6): 209-221. |
[2] |
汤勇, 于佳栋, 余树东, 王鑫, 李宗涛, 丁鑫锐, 余彬海. 界面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6): 221-241. |
[3] |
田明, 张海峰, 刘坤. 计及电转气和碳捕集的数据中心微电网“源-荷”低碳优化调度方法*[J]. 电气工程学报, 2022, 17(3): 85-94. |
[4] |
卫剑征, 张鹏飞, 马瑞强, 陈雪岩, 谭惠丰. 大尺度充气式桁架太阳能阵列设计及动力学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5): 93-99. |
[5] |
肖洪, 成正爱, 郭宏伟, 周璐, 王立, 楼云江, 刘海婷, 刘荣强. 空间太阳能电站大折展比体展开桁架机构[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3): 128-137. |
[6] |
马铭璐, 邓帅, 赵力, 林杉, 张莹, 倪佳鑫, 苏文.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太阳能驱动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方法及性能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6): 178-185. |
[7] |
赵明智, 邹露璐, 张晓明, 康晓波. 风载作用下太阳能发电元件表面压力对沙尘沉降的模拟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8): 192-201. |
[8] |
朱轶林, 李惟毅, 孙冠中. 冷却水耗功对有机朗肯循环影响的热力学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8): 180-186. |
[9] |
倪佳鑫, 张莹, 邓帅, 赵力.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动态响应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22): 190-197. |
[10] |
郑明才,赵小超,胡恩博. 基于Boost结构的太阳能收集电路设计[J]. 电气工程学报, 2016, 11(6): 19-24. |
[11] |
鲍官培, 周翟和, 章恺, 张霞, 赵明才, 汪炜. 太阳能硅片游离磨料电解磨削多线切割表面完整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11): 201-206. |
[12] |
秦国华, 王华敏, 叶海潮, 吴竹溪. 基于力的存在性与可行性的夹紧力变向增量递减规划算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11): 72-79. |
[13] |
杨新乐, 黄菲菲, 李惟慷, 戴文智, 董思含. 考虑换热温差的新型有机朗肯循环-分流闪蒸系统热力性能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8): 151-157. |
[14] |
岳 松, 张 奥, 张燕平, 朱志成, 黄树红. 中高温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向心透平气动设计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4): 155-160. |
[15] |
张业强, 吴玉庭, 夏国栋, 马重芳, 吉威宁, 刘闪威, 王景甫, 郭, 航. 单螺杆膨胀机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性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16): 156-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