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逯世杰, 郑乔, 张超华, 王义峰, 邓德安. 不同有限元软件对Q390钢厚板T型接头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预测精度与计算效率的比较[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6): 11-22. |
[2] |
余陈, 陈静, 陈怀宁, 张宇鹏, 房卫萍. TC4钛合金磁控窄间隙TIG焊试板热处理前后三维应力[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6): 61-66. |
[3] |
郑乔, 逯世杰, 李索, 林旭东, 王义峰, 邓德安. 熔敷顺序和管壁厚度对异种钢管板接头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6): 46-53. |
[4] |
牛赢, 焦锋, 赵波, 王晓博. 纵扭超声铣削残余应力三维有限元仿真与试验[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3): 224-232. |
[5] |
胡兴, 戴培元, 张超华, 李索, 邓德安. 合并焊道法对SUS304不锈钢平板对接接头焊接残余应力计算精度和效率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2): 72-82. |
[6] |
刘佳佳, 姜兴刚, 高泽, 张明亮, 张德远. 高速旋转超声椭圆振动侧铣削振幅对钛合金表面完整性影响的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1): 215-223. |
[7] |
樊俊铃. 基于能量耗散的Q235钢高周疲劳性能评估[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6): 1-9. |
[8] |
李峰, 李学崑, 融亦鸣. 强化感应加热辅助磨削Inconel718的残余应力主动调控[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3): 216-226. |
[9] |
梁志强, 黄迪青, 周天丰, 李宏伟, 刘心藜, 王西彬. 螺旋伞齿轮磨削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及仿真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1): 183-190. |
[10] |
胥国祥, 郭庆虎, 胡庆贤, 朱杰, 刘朋, 潘海潮. 中厚板铝合金光纤激光+MIG复合热源焊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 77-83. |
[11] |
靳巧玲, 王海斗, 李国禄, 张建军, 刘金娜. 基于纳米压痕和纳米冲击技术研究溅射功率对Ti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2): 117-124. |
[12] |
王骏腾, 张定华, 吴宝海, 罗明. 基于装夹力监测的叶片类零件铣削残余应力变形感知预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9): 241-248. |
[13] |
唐进元, 郑金超, 廖东日, 邵文. 12CrNi4A材料轴向超声干磨削残余应力计算及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7): 246-254. |
[14] |
章媛洁, 宋波, 赵晓, 张李超, 魏青松, 史玉升. 激光选区熔化增材与机加工复合制造AISI 420不锈钢:表面粗糙度与残余应力演变规律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3): 170-178. |
[15] |
李滋亮, 刘剑桥, 任森栋, 李索, 邓德安. 尺寸因素对SUS304不锈钢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的影响[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10): 59-67. |